一、年度工作概述与指导思想
2024年,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,紧紧围绕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以“三全育人”为工作主线,以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管、以评促强”为工作准绳,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各项工作。本年度学风建设工作呈现出“顶层设计科学、推进措施有力、特色亮点突出”的显著特点,形成了具有呼院特色的学风建设新模式。
在具体工作中,确立了“1234”的工作思路:“1”是坚持一个中心: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;“2”是突出两个重点:思想引领和制度建设;“3”是抓好三个环节:教育引导、管理服务、文化熏陶;“4”是构建四个体系:制度保障体系、教育引导体系、活动促进体系、典型示范体系。
通过一年的努力,学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全年共开展学风建设专项活动36项,覆盖全校16个二级学院,参与师生达3.2万人次。学风建设各项指标显著提升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二、重点工作推进情况
(一)完善制度体系,夯实工作基础
制度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。2024年,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学风建设制度体系,重点推进了三方面工作:
首先,在制度完善方面,修订出台了《呼伦贝尔学院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《呼伦贝尔学院学生违纪处分办法(修订)》《呼伦贝尔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》等15项制度文件。这些制度涵盖了学风建设的各个方面,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。特别是制定的《2024-2025学年学风建设工作方案》,明确了“提升学习效果、培育优良学风”的工作目标,细化了12项具体任务和8项保障措施,为全年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。
其次,在机制创新方面,实施“重点学生跟踪教育”,建立包含267名学业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台账,进行“一对一”帮扶。
最后,在服务保障方面,完善”接诉即办“快速响应机制,全年处理学生诉求15件,平均解决时间不超过48小时,学生满意度达100%。
(二)强化思想引领,培育优良学风
思想引领是学风建设的灵魂工程。2024年,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:
主题教育方面,组织"笃学尚行强学风"主题班会6次,覆盖全校所有班级。班会采用案例教学、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。开展“诚信考试”专题教育4场,通过签署承诺书、宣誓仪式等方式强化诚信意识。
榜样引领方面,举办“榜样力量”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。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、优秀毕业生等20余名先进典型分享成长经历,现场参与学生3000余人次。同时,通过校园网、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先进事迹,营造了崇尚先进、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。
(三)注重典型示范,发挥榜样力量
典型示范是推动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。2024年,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:
评优表彰方面,严格规范评选程序,确保公平公正公开。全年评选校级三好学生168人,优秀学生干部752人,优秀毕业生420人,“优秀班集体”28个。特别是创新开展的“优良学风宿舍”评选活动,从宿舍卫生、学习氛围、成员成绩等多维度考核,最终评选出56个标兵宿舍。
奖助体系方面,坚持“奖优”与“助困”相结合。全年发放校级奖学金1024人次、70.74万元,;评选国家奖学金28人、28万元;评选国家助学金8148人次、1424万元。
(四)创新活动载体,打造特色品牌
创新活动载体是提升学风建设实效的关键。2024年,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重点打造了三大品牌活动:
“学霸笔记”评选:面向全校征集优秀课堂笔记并进行展示。这些笔记字迹工整、重点突出、形式新颖,既有传统的手写笔记,也有创新的思维导图,有效促进了学习方法的提升。
特色晚自习: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,每周开展晚自习活动。矿业与化学化工学院的“师范生技能训练”、体育学院(冰雪运动学院)的字帖练习等特色活动,深受学生欢迎。全年共开展活动96次,参与学生1.2万人次。
“无人监考”诚信考场:设立32个诚信考场。考前组织诚信教育,签订承诺书,彰显了诚信教育的成效,为全校树立了诚信考试的标杆。
三、工作成效与特色亮点
(一)“三全育人”格局全面形成
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构建了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的“三全育人”工作体系。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全面落实,12名校领导深入联系24个班级,参加主题班会48次。全过程育人贯穿学生培养各环节:新生入学教育设置“职业规划”培训,大二、大三开展“专业认知深化”“特色晚自习”,大四强化“就业创业指导”。
(三)工作方法创新成效显著
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积极探索学风建设工作新方法。“一人一策”精准帮扶建立了包含学习情况、家庭背景、心理状态等12项指标的评估体系,为每名重点学生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。
(三)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
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。在评优表彰方面,创新评选机制,实行“三公开”原则:标准公开、过程公开、结果公开。全年评选各类先进典型1200余人次,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12场,覆盖学生8000余人次。特别是在“优良学风宿舍’评选中,从卫生、纪律、学习、文化四个维度进行量化考核,评选出的56个标兵宿舍平均绩点达3.8,成为学风建设的示范窗口。
四、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
(一)主要问题分析
1. 教育形式创新不足**
当前学风建设教育活动仍以传统形式为主,互动性、体验性不足。新媒体技术应用不够充分,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。
2. 制度执行存在差距
部分学院对学风建设重视程度不一,制度落实存在不平衡现象。跟踪问效机制尚不完善,部分工作流于形式。奖惩措施力度不均衡,激励效果有待加强。
3. 资源保障需加强
学风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不足,制约了活动开展的质量和规模。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,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程度不高。专业指导力量较为薄弱,缺乏系统化的培训体系。
(二)改进提升措施
1. 创新教育形式
推广情景式、体验式教育活动,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。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,打造"两微一端"全媒体矩阵。
2. 强化制度执行
完善督查考核机制,建立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。实施定期通报制度,强化过程管理。优化奖惩激励机制,加大典型宣传力度。
3. 加大保障力度
增加专项经费投入,保障活动开展质量。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,推进数据互联互通。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,建立专业化培训体系。
学生工作处(党委学生工作部、武装部)
2025年3月28日